除瞭陝西電視臺《秦之聲》這種傳統的電視戲曲節目,2016年8月,由陝西省劇協、陝西廣播電視臺共同發起的“名師高徒·中國秦腔傳承行動”,通過“師徒互選台中東區月子中心”“拜師”“成果展示”三個階段,來自西北五省區最有影響力的20位老藝術傢、20餘位梅花獎得主擔任導師公開收徒,創造性地再現經典戲曲作品。活動舉辦18個月以來,各臺累計播出量接近1600小時,近1000人次演員、名傢通過電視熒屏為西北觀眾所熟知。2018年節目圓滿收官後,隨即將啟動西北地區的巡回演出,這些名師高徒們將帶著經典的秦腔名段名戲,精彩的秦腔表演藝術到廣大群眾身邊。 華商記者 羅媛媛

互動 秦腔在努力嘗試

【1】【2】【3】

有人贊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熱耳酸心,使人血氣為之動蕩”,正是出於秦腔表演的特色。其表演技藝質樸、粗獷、細膩、深刻、優美,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程式嚴謹,技巧豐富。身段和特技有趟馬、拉架子、吹火、擔子功、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掃燈花、頂燈、打碗、耍牙、耍火棍、跌撲、髯口、蹺工、帽翅功等。

將兩顆、四顆甚至八顆豬獠牙或牛骨磨制成的“牙”含在口中,以舌操縱,時而快速彈吐,時而刺進鼻孔,時而上下左右歙動。由於師承太難,學藝更苦,如今“耍牙”這門絕活兒近乎失傳。 華商記者

“秦腔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現在我們開始把婦孺皆知的經典劇目做成動漫形式,來吸引年輕人關註。”惠敏莉說,他們已經嘗試瞭高科技手段,把秦腔經典劇目《三滴血》《看女》等做成動漫形式,在中小學生群體進行推廣,“我們就想著通過孩子們喜愛的形式,把秦腔展示出來,讓他們瞭解秦腔,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進而走進劇場。”

吹火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及漢調二簧等劇種演神廟會戲時常用的打鬼特技。《打臺》的天官,《太和城》的孫武子等淨角、須生也用此技,其表演方法是將一碗擲於空中飛轉,用另一隻碗飛出擊打,兩碗同在空中粉碎。

翎子功

湖南衛視的熱播綜藝《我們來瞭》西安行時,關之琳、蔣欣等明星們一同走進易俗社,和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西安秦腔劇院副總經理兼易俗社社長惠敏莉一板一眼地學習秦腔的唱段和表演。這個消息當晚在社交媒體不斷刷屏,大傢紛紛點評明星們的身段、唱腔誰更專業,而這些觀眾大部分是平日不太關註秦腔的年輕人。網友喵小魚就留言稱:“聽蔣欣她們唱瞭幾句,感覺秦腔挺好聽的,不像我想的那麼聲嘶力竭啊,那個眼神顧盼回轉之間,還真的挺美的。”

秦腔作為陝西的文化符號,如何實現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秦腔人和媒體也在共同努力,期望能夠讓普通觀眾從傳統的看戲模式,轉變為更多地與秦腔互動,增強觀眾的參與感。

吹面灰

一般多用於有妖怪、鬼魂出現的劇目中。秦腔《遊西湖·救裴生》中,李慧娘用此技。吹火的方法是先將鬆香研成粉末,用籮過濾,再用一種纖維長、拉力強的白麻紙包成可含入口中的小包,然後剪去紙頭。演員吹火前將鬆香包噙在口裡。用氣吹動鬆香包,使鬆香末飛向火把,燃燒騰起火焰。常見的形式有:直吹、傾吹、斜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就其形狀可分為﹔單口火、連火、翻身火、一條龍、蘑菇雲火等。

頂燈

頂燈是醜角的表演絕活兒。表演者將一盞油燈點著,置於頭頂,利用面部表情、脖頸平衡等技巧,牽動頭部皮膚運動,從而控制油燈運動。秦腔《三進士》的醜角常天保因賭博被其妻處罰頂燈。常天保頭頂油燈,跪地、行走、仰臥、鑽椅、鑽桌、上桌等,均很自如,並能使油燈不掉、不灑、不滅,甚至還能自己將頭頂之燈吹滅。

陝西秦腔活態傳承需要人才90後秦腔演員樂觀看待

秦腔演員通過舞動插在盔頭上的兩根約五、六尺長的雉雞翎,作出許多優美的身段動作,借以表現人物的心情、神態。比如甩翎,兩根翎子在頭頂呈“S”形,表達人物興高採烈、歡喜至極的情緒。豎翎,使彎垂的翎子在頭的點動中直豎而起又分左右單豎和雙豎兩種,多用於表現註視、凝望或憤怒等感情神態。生、旦、淨、醜各行角色都用此功,小生用得最多故有“雉尾生”一行。

從藝42年的李小鋒 ,被老一輩秦腔藝術傢評價為“很有創新精神”,他認為秦腔的推廣很重要,就像火種一樣去點燃,並且也進行著各種努力和嘗試。李小鋒將自己唱瞭三十年的《周仁回府》拍攝成數字電影,“《周仁回府》也是第一部在浙江橫店電視城拍攝的秦腔實景電影。把《劈山救母》拍成瞭電視藝術片,把其他的折子戲拍成DVD光盤。”此外,李小鋒還嘗試跨界,與通俗音樂結合,創造瞭歌曲《新周仁回府》,2017年9月在北京首次發佈,登上瞭酷狗音樂的首頁,“這就是我跨界結合收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把秦腔拍成電影或者電視連續劇或者是DVD光盤,這種推廣的傳播的手段,起到瞭良好的收獲和效果。”李小鋒表示:“我覺得現在的傳統文化傳承缺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以前我們的老師傳學生演節目是傳承,現在我們的觀眾也要在傳承,他們需要通過大量的科學的途徑和方法去傳播推廣,耳濡目染,爺爺奶奶看,爸爸媽媽看,兒子看女兒看,孫子看,祖祖輩輩一直傳下去,這其實就是一種傳承。就像我們去德國的演出,演出當天一票難求,而秘訣就在於我們在演出之前做瞭大量的很好的宣傳。 ”

演員給自己臉上吹灰,使之變化。西安亂彈《毒二娘》、漢調桄桄《藥毒武大郎》等皆用此法。武大郎一時毒酒下肚,腹疼難忍,指罵潘金蓮。潘下狠心猛撲過去,用被子捂住武大郎,到潘起身坐在被子上時,面灰已吹上臉,一副陰森黑煞之臉相。

打碗

2015年7月21日到9月25日,華商報與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聯合舉辦“我台中中區月子中心評價和大師一起唱秦腔活動”,得到雷開元、白江波、馬友仙、張曉斌、李小鋒、李娟、胡林煥、鄧衛鋒等秦腔名傢的大力支持。分“生旦淨醜”四個行當舉行戲迷海選,戲迷在名傢面前逐一亮嗓,得到名傢點評,隨後名傢現場教唱自己的經典唱段,逐句講戲文。最終,海選出的50餘位普通戲迷在秦腔名傢的帶領下登上秦腔最高學府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舞臺,其中正在西安工業大學上學的95後年輕秦腔學員徐通通和雷開元的配合表演珠聯璧合,聲情並茂。

耍牙

秦腔表演絕台中東區月子中心評價活兒

作為秦腔領域的中堅力量,李小鋒覺得為秦腔培養新鮮觀眾是和傳承一樣重要的事情,“我覺得秦腔要重視傳承,更要重視傳播。傳播是培養觀眾的事兒,沒有傳播就沒有觀眾。所以說傳承和傳播應該齊頭並進,甚至傳播現在比傳承還要重要。”2017年12月,李小鋒走進西安的幾所高校進行演講,帶著秦腔之美走進年輕人中間,“我覺得在高校進行秦腔美學的講座,讓大學生接觸戲曲、瞭解戲曲。對戲曲的美學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然後呢,讓他們愛上瞭戲。”整個演講過程效果很好,沒有學生中途離場,李小鋒演唱選段之後,大傢都喊著讓加唱幾段,意猶未盡,“剛開始大傢很陌生,隨著演講循序漸進,用深入淺出的方法讓他們對戲曲有一個認識和認同、接受,再到喜愛,我覺得演講達到瞭這個效果。它就起到瞭一個紐帶和橋梁的作用。因為大學生忙於學習、忙於考試,基本上沒有到劇場看秦腔的時間和想法。我呢,通過進入大學把秦腔之美、把秦腔的美學個性、把秦腔好在哪裡,講給他們、表演給他們,讓他們發現原來秦腔這麼美,以後要看秦腔瞭。”

(責編:谷妍、鄧楠)
arrow
arrow

    krpje447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